文章来源于《新媒体与网络》2024年第1期,《新华文摘》2024年第15期转载
摘要:舆论导向具有决定国家政治方向、社会大局稳定、人民根本利益的极端重要性。作为一种社会需求,舆论导向涵盖导向者的社会需求和受众的社会需求两个基本向度。导向者以被导向者为前提,并依赖于其存在,忽视被导向者所处的境遇、面临的问题、需要帮助的导向,无法发挥导向作用。当前,新媒体构成要素的复杂性决定了新媒体环境的复杂性,其中的舆论较传统媒介场景中的舆论具有突发性、易变性、对抗性等特殊表征,这一方面源于舆论天然的复杂性,另一方面由新媒体环境中舆论传播链的开放性和新媒体应用 场景、覆盖范围的开放性所致,归根结底是舆论生产与传播的动机出现了复杂化趋向。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处理、简单问题复杂化考量催生的“单向度舆论”“即兴式舆论”等情绪 化舆论,把复杂舆论简单化引导、简单舆论复杂化导向引发的导向失灵现象,以及新媒体语境中广泛存在的社会需求,印证了复杂新媒体环境中舆论的必导性与可导性。鉴于此,舆论导向要承认、正视、适应这种复杂性,置身其中但不为喧嚣所迷惑,坚持尊重、公正、理解、互动、诚信,只有这样,导向者的导向行为才能赢得受众支持。由此而言,着眼社会需求、以人为本的导向,理应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推崇。
关键词:新媒体;新媒体环境;舆论;舆论导向












《新媒体与网络》介绍:
《新媒体与网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办刊方向,通过刊载优质内容,不断提升期刊影响;同时坚守新闻传播学科立场、尊重新闻传播发展规律,扎根中国本土实践和历史文化传统,为构建富有生命力的中国新闻传播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贡献期刊力量。
进入新时代,全球范围内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与新媒体行业变革蓬勃兴起,促使社会深度媒介化和媒介深度社会化,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术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引发各类数据爆发增长。智能技术成为一种嵌入性力量,深刻改变着新闻传播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给传统的理论不断注入新的内涵,为新媒体与网络的发展提出了独特而极富价值的研究课题。此外,随着新闻传播跨学科互动频繁,越来越多的研究正在利用计算范式,挖掘新闻传播学与交叉学科的“可计算基因”,跨学科研究团队推出的创新性交叉成果不断涌现,并开始进入到一个从量到质的关键发展阶段。为了给这些创新性研究成果提供一个交流平台,《新媒体与网络》应时而生。
《新媒体与网络》为季刊,设“学术前沿”“智能传播”“媒介治理”等栏目,并根据重点热点问题不断辟新。创刊号聚焦新时代中国新媒体与网络研究,在“学术前沿”栏目,暨南大学谭天教授对2023年新闻传播学与新媒体研究进行了再研究,从不同视角对当下中国新闻传播学与新媒体研究进行重新解构;西安交通大学李明德教授分析了复杂新媒体环境中舆论导向的困境、技巧和方向。在“智能传播”栏目,浙江大学赵瑜教授等梳理分析了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治理重点与规制框架;北京邮电大学刘伟教授等探讨了智能的演化过程,分析了当前所处的阶段以及未来的长期发展方向;浙江大学方兴东教授等结合俄乌战争与中美博弈中的AI风险及其治理,分析了人工智能战争的风险与对策。在“媒介治理”栏目,西安交通大学助理教授朱利平等基于青年群体的扎根理论研究,分析了算法受众隐私剥夺感的概念及其构成。此外,创刊号还刊载“评论”一篇,西安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张迈曾以《传播理论要自觉观照传播实践》为题,通过回顾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的建院历程和发展特色,解读剖析《新闻传播学•学以实用》系列丛书的的目标定位,提出新闻传播学要打破边界、实行文工交叉,同时突出人文精神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