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研究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成果 >> 一家之言 >> 正文
一家之言
随感杂谈|与研究生谈三个话题——写在开学初
来源:明德新声 日期: 2024-04-22 浏览次数:
本周是开学第一周,请大家尽早回归常态,以饱满激情谱写新的华章。


今天周四,是新学年第一次组会,首先欢迎新加入团队的博士生、硕士生和两位访问学者。对假期仍然坚守岗位,为课题申报、论文撰写、教材编辑、明德新声公众号运营、外出调研实习而忙碌的同学们给予表扬。特别对刚刚卸任团长的刘娇杨同学过去一年来的辛勤付出和带领团队所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感谢和祝贺,对第十任团长卢迪寄予希望和期待,相信团队方方面面的工作在新的一学年会有更大的进步,会取得更多引以自豪的成果。

undefined

应该说这个暑假,是我们较为轻松的一个暑假,不像往年放假不停歇,要申报课题撰写本子,没有喘息的机会。今年有意识放松下,以蓄积力量,迎接新的挑战。当然假期里个别同学主动承担了一些急活和临时任务,像寇杰,一天都没有休息,而且任务完成得非常好。


除了坚守在团队日夜忙碌的同学以外,还有两类同学需要特别表扬,一是一部分同博常常主动请缨,希望多参与团队的工作,特别是课题申报及完成过程,著作教材的编写等等;二是已经毕业的同学,也有强烈愿望,希望团队活动不要忘了他们。这种态度让我备感温馨。请团队和项目小组负责人注意协调好各方关系,以调动更多积极性。这也是团队学术传承的具体实践。


今天主要跟大家谈三个问题:

undefined

团队工作


整个假期,我除了住院看病一段时间,几乎每天都在单位,一是看看书提升理论修养,迟学则退不学则亡,知识的更新无穷无尽;二是思考凝练学术研究的方向和选题,以便指导研究生时更具针对性,更有成效;三是备好课,添加新的思考和内容,越临近退休,越是想站好最后一班岗而不是得过且过敷衍了事;四是修改几位同学发给我的论文包括两位同硕毕业论文的二修三修稿,再是评审教育部学位办发来的博士论文、国家语委等发来的课题申报项目等等;五是接待已经毕业而返校的同学,或者外地来西安出差的同学,有些是咱们团队的,有些是其他老师的,还有前几年中文系毕业的学生,在一起谈工作体会,谈人生感悟,谈在明德门受到的锻炼给工作带来的帮助,让我感到很温馨很温暖,进一步体会到了当老师的幸福感收获感。


老师再忙再苦再累都没事,是职业和责任使然。老师唯一的愿望是希望你们都能集中心思学有所成,顺利获得博士学位、硕士学位进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发挥应有的作用,你们有出息有作为了,就是对老师对学校对父母最好的回报。


今年咱们团队有7名博士毕业(上学期5名,本学期预计2名,含2名同博),一些同学是求学4年左右就毕业的;此前每年也有博士毕业,这样的数量、这样的学习年限,在交大文科学院是不多见的,而且就业去向都是比较理想的单位。还有5名硕士、1名同硕顺利毕业。


一些老师和同学很是疑惑,问我们有什么诀窍,怎么一年能毕业这么多的博士。要说有诀窍,就是依托团队、依托课题培养学生,便于学生早出成果多出成果。老师多申报课题,让在读博士参与到课题申报和研究过程中接受严格的学术训练;不管课题大小,都当作重大重点来完成而不敷衍;分成不同的课题研究小组,指定学生负责人,锻炼其组织协调能力并提升其科研水平。几乎每位博士生在校期间都应该担任小组长或某个活动的负责人。如此一来,由课题而析出的论文数量多,发表的机会就多,求学时间就可缩短。


这几年,我们的课题都是按时结项,很少有延期的,即就是教育部重大项目,也是三年多时间就完成了结项。结项之后就能申请新的项目,形成良性循环,学生培养就有了新的动力和资源。


与此同时,撰写论著、编写教材,都以项目小组的方式让大家得到实实在在的锻炼。看起来很忙很累,但收获满满。有多位毕业博士在高校工作,在首个聘期,其申请课题、发表论文、教书育人等完成考核条件要求的时间往往比较靠前,大家共同的感受就是在团队受到了很好的科研训练,使得参加工作以后很快进入角色,避免了走弯路带来的困扰。


但是遗憾的是,最近两年,我们获批的课题项目与期望达到的目标有了明显差距,前几天公布的国家社科基金仍然找不到我们的名字,让我焦虑的同时更产生了危机感。依托课题培养学生是我们的一条成功的经验,可是没了课题,团队靠什么而凝心聚力扩大影响?学生靠什么而得到科研锻炼提升科研能力?


感谢马克思主义学院设立了“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博生招生方向,感谢新闻与新媒体学院设立了“新媒体与社会治理研究”博士招生方向,再加上有重大课题支撑,前几年获得学校招生名额的超限支持,今年毕业学生数量多跟这些因素都有关。 但也带来问题,团队突然有些空落,缺人就是缺力量,为后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无形当中增加了在校生的负担和压力。

同样感谢新媒体学院,今年让我多招了博士生,还有访问学者,对团队来说弥足珍贵。由于名额限制,个别博士招进来时挂在其他老师名下,但不影响身份的确认和团队活动的参与。


我知道个别同学很看重个人兴趣,对团队任务不是太上心。没关系,殊途同归,只要你的科研能力和水平能得到提升,能顺利学成毕业,都持鼓励态度。怕就怕眼高手低,自己做不来,又不想融入团队承担任务,这是不可取的。实践证明,自己的兴趣和团队的任务往往会形成互补,而不是对立,能促进自己更好成才,许多同学都深有体会。


我也知道有些同学身为学生却忙于在外兼职,把自己弄得比上班族还要辛苦,到最后学业耽误了,兼职也没有带来太多的收获。有的是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太好,挣点外快以弥补家庭资助之不足;有的是兴趣固执爱好强烈,不忍放弃;有的是人心不足,什么好处都想尽揽囊中;还有其他原因,不一一分析。对此我要明确:凡进到明德门的所有统招博士,必须主动放弃所有兼职,把全部时间精力用在学习和学术上,早一年两年毕业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所得到的收获会远远大于兼职所得,这是有事实为证的。


随着大学教育普及化、研究生教育扩招化,我对大学教育的三个阶段有了新的感知:本科教育变成了素质教育,硕士教育变成了职业教育,博士教育变成了专业教育,而此前,本科教育是专业教育,研究生是能力教育,博士生是学术思想与科研水平教育,这种新的变化是福是祸,目前尚不明晰。如此说来,硕士生如果想去实习或者兼职做点事情,倒也可以理解,只要不顾此失彼耽误学业。不过,对那些有进一步深造的兴趣和学习动力的同学,不妨一口气读完博士,硕博连读,中间不要停歇,今后不管你从事何种工作,再不用为学位而发愁煎熬,而且将来工作岗位的选择会比较充分。


还有一种情况,因团队任务多,往往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都由不同的同学来负责。这个任务他负责,下个任务说不定就由你负责,这种方法很利于组织协调能力的锻炼和提升,因此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团结一致协同作战,在团队显得非常重要。始终切记,给别人补台就是给自己补台,给别人支持就是给自己支持,小组长分配的任务都是导师认定的任务,任何抵触、消极应付的态度都不可取,用虚假的原因刺耳的话语回应回怼更不是明德门应有的门风,一旦发现有这种苗头,我会严厉批评不留情面。


目前大家对团队工作、氛围都是充分肯定的,但愿我的提醒成为一种预警,因为学校连着社会,在学校没有培养起集体主义乐观主义的情怀,培养起吃苦耐劳干实活出成果的操行,培养起相互支持协同发展的作风,培养起与博士生硕士生教育相应的眼界、胸怀、格局,走上社会则很难适应。如果真的那样,则是导师没有尽到“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该打板子。


常识常理


不拘小节无以成大事,懂常识,会做事,是情商智商位商俱佳的表现。


研究生(含博士生)和本科生最大的不同在于,研究生是导师负责制,教育部和学校反复强调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这是刚性规定,理解了,照做了,就会变成常识自然而然。但我们的一些同学就是把这些常识性的事情做得不合乎常识,有悖于常理,这是很遗憾的。


特别是一些同博、同硕,经常不参与团队活动,团队任务很少承担,在外地的不说了,客观条件不允许,能理解;但在身边在西安的,似乎忘了自己的身份;更有甚者,别说一个学期跟导师见见面,汇报下学业进展、学术思考,有几位同学特别是同硕,从入学到今天,有一年两年甚至三年四年的,见面不如牛郎织女——他们每年还能见一面,说起来是天方夜谭,会贻笑大方。就这,冷不伶仃地给发个信息问论文要写多少字、毕业的条件有哪些等等不是问题的问题,我还得认真回答。可是解答完之后,你长个啥样,是高是低是胖是瘦,我仍然是茫然的,这个时候内心难免不涌现出一丝丝悲凉,也在不断地发问:我是导师吗?我怎么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你在单位是如何与领导、与同事相处的?如果有个一官半职,你是如何要求下属跟你沟通的?同样,你是硕导,又是怎样要求学生与你交流的?如果为人父母,你是怎么教育你的小孩如何适应社会、如何学会与人相处的?难道也是放任不管或者率性而为吗?再说,选择了读博读硕,为什么只注重名堂上好听好看,却不积极主动转换角色,力争做个好学生呢?


这些常识性的问题,本来是不需要多讲的,你多来几次学校学院,多参与几次团队活动,多结识团队成员,多咨询多交流,都会迎刃而解。


还有,近几年新进门硕士生博士生在选课时出现的一种新情况,即不知道导师的课是一定要选的,这同样是常识。许多同学招考前选导师时信誓旦旦:我对您的研究方向非常喜欢,迫切希望成为您的学生。可是进门以后连导师的课都不选不听,何谈非常喜欢?我的课不多,都与我们团队的研究方向和论文写作密切相关,不存在选课的强迫和无用;关键是,老师课堂上会讲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比如论文写作课,会讲如何把握选题大小、研究方法比较、摘要与引言的区别、结论与创新点的凝练、参考文献的注意事项等等等常规性问题,由于你没听课,这些问题你会经常问起,或者在论文里重复出现,老师就得重复课堂所讲,是不是一种浪费?因此,不选导师的课,但愿只是常识性的疏忽而没有其他因素的掺杂。


有些同学苦于没有好的选题而进入不到论文写作的过程,看到别的同学论文接二连三地发,很是焦急和苦恼。除了我的分析、建议、给出指导之外,我还常常将一些具有新意和参考价值的会议征文、课题指南发到群里,目的在于给大家提供更多的选题参考和启发,可是有些同学基本不看,更不要说加以借鉴开阔思路了。如果你太忙无暇顾及则可理解,如果你反应迟钝忘了打开文档则要提醒,如果你自视清高认为那些不值一看则要自省。作为博士生硕士生,不理解导师的良苦用心,是不是犯了认知性的常识错误?


还有,研究生寒暑假离校返校、学期中间外出实习,要不要给导师报备一声?新入学的博士硕士,安顿妥当之后,要不要给导师报告一声?同样是常识。微信便捷,举手之劳,是无意识还是有意忽略?殊不知,不管学生在校与否,一旦出现大的状况,导师都脱不了干系,辅导员、学院都会第一时间跟导师通气,协调解决之策。这种时候,导师一问三不知,尴尬了谁?


再有,这不是我们团队的事情,但要引起注意。暑假,有14位外校同学电子邮件询问我2024年博士生招生指标情况,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我都会在一两天之内给予明确回复,免得考生着急。一般来说,每个博士方向会答应两名考生报考(只答应一名,担心学生临时变卦或者考不如意,风险太大),别的考生则建议尽快联系其他老师。但十天半月过去了,回复我的只有两位同学,而希望报我但一直没有回复的,让我心里没底,不知道敢不敢答应别人,很是犯难。在我看来,不管能不能招,我第一时间回复了,消除了你的茫然等待,哪怕你简单回复两个字收到也行,这同样是常识。我想,学习再好,缺少为人处世的基本常识,总是个缺陷,还是不再等待的好。


有位同学很希望报考新闻与新媒体学院的硕士,已经是二战了,想加我微信咨询点问题(我的微信号公布在个人主页上,是公开的)。没问题,只要能帮上的不会轻易回绝,设身处地想想,我也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加了微信之后,问师资,问专业,问就业,她能想到的都问。我突然发觉不对,既然是第二次报考我们,她应该做过较多了解,许多信息在我看来已经是常识了。再一问,原来是家长假冒他女儿的身份、口气跟我交流,我就有些郁闷,我满腔热情换来的是你的冒名顶替,我在明处你在暗处,这不对等吧。当然这件事也给我一个提醒:不管是谁加我好友,如果不是真名真姓真单位,还是要谨慎。


讲到这里,顺便讲下门风门纪。进入明德门,任何人都没有拉帮结派搞分裂的自由,都没有偷懒躺平不思进取的选择,都必须有清晰的目标和脚踏实地的推进计划,都必须服从团队的安排和要求。不因家庭条件优越而不住校、不接触同门、远离团队;说话做事得体大方,不轻浮不刺耳,不是非不挑拨,行有规为有矩;准确把握团队形象推介和无序宣传的界限,在鼓励实事求是正向传播团队形象的同时,对团队的所有活动包括答辩预答辩的场景、团组会上问题的讨论、老师的要求等等,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发到网上,引发负面舆情将进行严厉批评。切记:团队成员不议论其他老师的短长,不讨论其他团队的优劣,不对自己团队成员评头论足,不对老师授课说长道短。对这些常识性的纪律要求,希望大家都能做到;实在做不到的、有抵触的,或者屡教不改我行我素的,建议你另换导师另拜师门,随时提出随时批准。


有位网友说得好:常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指导人们的行为和言谈,在社会交往中提供帮助和保障;更重要的是,常识也是人们判断和决策的基础和依据。例如,不管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工作场所里,我们都需要根据常识来做出明智的决策,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


细微之处


这里要讲的是日常生活中话语表达的注意事项,不是常识,但跟常识一样需要引起重视。


有的同学演讲的最后一句、PPT的最后一页往往喜欢用“谢谢聆听”表示对听者的感谢,与此类似的还有“谢谢倾听”“谢谢垂听”等,这些用语不能说绝对有错,但不恰切不准确。从字面“牵强附会”地解释,“聆听”是侧耳恭敬地听,“倾听”是上身前倾地听,“垂听”是双手垂钓毕恭毕敬地听,它们都表达了听者对说者的尊重与尊敬,属“敬语”。再从常识上讲,大小会议都应保持安静、仔细听讲,你本来就是来参会而不是喧闹的,这是会场规范,用这些词汇不能算完全错。但咱们作为学生,不管听讲对象是老师还是其他人,态度上还是谦逊一点为好,靠演讲内容打动人才是最主要的。其实,一句“谢谢批评指正”“欢迎批评指正”,亲切自然,不生歧义,多好。


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关于“老师”的称谓?在日常交往中,有个别同学发邮件发微信时喜欢称我为李教授、李导师,这是不准确的,也不亲切自然。老师是尊称、敬称,是对传道授业解惑者的称谓;先生也是尊称、敬称,一般适用于对德高望重影响广泛的从事文化、教育、科技事业的年长者的称呼;教师是职业、身份,跟工人、干部、解放军一样,是为了区分;教授是职称、职级,与助教、讲师、副教授一起构成教师职称系列;导师是资格、资质,分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学术型导师、专业型导师等。这几个概念不能混用。学生称我为老师是合适的,称其他则不恰当。当然现实中,尊称和其他称谓常常混用,也不是什么严重问题,只要不影响意思的理解就行了,但我们作为求知问学的学生,还是严谨规范一点好。


还有个词“过目”同学们用得比较多,也有不精准之嫌。经常有同学要老师帮他修改论文提点建议,往往附带一句“请老师过目”。“过目”是看看、扫视的意思,不能完全说错,但毕竟是请老师帮你修改完善,最好用“审阅”“评阅”或者“斧正”。这也不是大问题,在学校尤其不是问题,一旦毕业走上社会,在请示领导或者提交总结报告时,还是注意一下用词为好,尽量不用“过目”,以免带来不必要的误解。


前面所举,不是一定要你恪守成规,只是要求你分清表达的场合地点和语言环境。其实日常交流只要对方能理解你的意思就可以了,但如果做研究写论文,那还是注意一下语言文字的规范表达最好,因为它是书面语不是口语。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设计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邮编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