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研究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成果 >> 一家之言 >> 正文
一家之言
随感杂谈|尽心 尽力 尽责——在陕西省新闻创新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上的发言
来源:明德新声 日期: 2024-04-23 浏览次数:
今天是3月25日,是一个值得记住的好日子,我们又多了一个平台。

说实话,接到新闻系主任徐婧老师给我布置的“组长讲话”这个作业,还有点茫然。 我现在虽然坚持每天都来学校上班,力图站好最好一班岗,但来到学校基本也是躲进小楼成一统,两耳不闻窗外事,对学校对学院实际情况的了解远远不如对社会、对媒体界、对新闻传播学科的了解。 感谢网络新媒体这个渠道多样、信息多元的传播载体,让我没有信息上的落伍。 但是要让我以陕西省新闻创新研究中心特聘专家组组长的身份讲话,还是有些不知所措。 既然一定要讲,我想,还是从“新闻奖”讲起。

undefined

第一,需要加强对“新闻奖”及其获奖作品的研究

获奖作品是新闻导向、新闻价值、新闻力量的展示,是作者、编辑和刊发媒体的新闻眼光、综合能力和水平的体现,是新闻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时代见证,具有很强的示范和引领效应。在这个意义上,“新闻奖”的设立无疑是一种肯定、赞扬和导向,在媒体和编辑记者当中产生的影响积极而正向。
这几年,在省新闻工作者协会、陕西日报社、西安报业集团的召集下,我参加过不同层级的新闻奖作品筛选和评审,对什么是好的新闻作品有了新的感悟和认知。就拿新闻业务研究类奖项来讲,它跟高校所习惯采用的理论建构、学术创新、学科促进的评价标准很不一样,而对新闻业务的研究、对媒体实践的总结、对新闻报道的创新性突破、对媒体的融合发展、对新闻业的整体促进是衡量新闻业务研究成果能否获奖的最基本条件,纯理论、偏学术的研究显然不太不符合新闻奖的评选要求,因此,发表刊物的档次、作者身份的高低、自荐他荐的区分、篇幅长短的要求都不重要。但是怎样让更多的报奖者理解这些并自觉地加以自我检视、从而提交更多符合要求的高质量作品参评,这是需要专家组进一步针对性研究并使申报者广泛知晓的。

第二,需要加强对“新闻奖”权威性影响力的推广

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省市层面,“新闻奖”主要是新闻业务奖,与新闻媒体的对接性更强,影响也更大,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大学不看重它的原因。不是奖不重要,而是奖的定位和评选标准不对口。但是,随着省部共建新闻学院的进一步深化,媒体融合逐渐深入,大学的新闻教育也在不断走出校门、与新闻媒体紧密结合,老师们同学们也能自觉将新闻理论与业务、新闻实践与创新、媒体融合与人才培养纳入自己的研究视野,在这种情况下,将“新闻奖”依然放在人为设置的学术评价认定、绩效考核条件要求之外,显然是自轻自贱。
当然了,纳入全校整体评价尚有困难的话,起码新闻传播学院不要拒之于千里之外,比如老师的评等定级、学生的评优获奖、博士生特别是在职博士的毕业条件的认可等等,因为奖项来自于我们的学科,是理论与实践、高校与媒体深度融合的必然结果,学科的认可是使其保持更大影响力的基础。这些都需要具体研究,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第三,需要加强对我省新闻媒体的针对性研究

我刚看了一下专家组成员,大都是新媒体学院的教学科研骨干,毕业于新闻传播及相关学科,都有厚实的新闻传播研究成果积累,都有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更有爱心和责任心胜任新闻创新研究中心的工作。当然这不够,还要邀请更多的来自不同学科的老师同学加盟,众人拾柴火焰高,成就事业靠大家。


“陕西省新闻创新研究中心”是一个学校和社会、和媒体、和编辑记者紧密联系的平台,也是理论联系现实、回应媒体关切的平台,更是高校和新闻工作者协会合作共赢的平台。感谢陕西省新协的厚爱,将这个研究中心设置在我们这里。作为中心特聘的专家组组长,当我刚刚从薛主席手上接过聘书的一刹那,我突然间有了压力、责任与荣誉集于一身的复杂感受。我想,我们会按照周凯秘书长刚刚提出的要求尽心尽力尽责,不务虚只唯实,不负期望只求一步一个脚印做好工作。一方面请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放心大胆地布置任务,任务越多,我们越有成就感;另一方面,跳出陕西看陕西,不断开阔视野,放大格局,立足陕西,追踪前沿,紧紧围绕融合媒体智能传播境遇下的新闻实践与探索,找出问题与不足,促进创新与发展,这是我们回报省新协厚望的最好方式。

当然,还有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借此机会我想表达出来。我和薛保勤老师认识、交往有20多年了,他在做中国青年报陕西记者站站长的时候,我就去过他的办公室送过稿子,——大概他已经忘了。我们真正较为密切的交往是从交大开始招收传播学专业研究生、薛老师担任导师并坚持为研究生上课的时候;同时,他在担任陕西省社科联党组书记、陕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陕西日报社社长、陕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时,由于工作关系我也常常受到他的指导和点拨。他是一位胸怀宽广有眼界有格局的老领导,是一位多才多艺才华出众的新闻工作者和诗人,也是一位宽厚仁慈睿智豁达的兄长和朋友。我们虽然不常见面,但总是一见如故,亲切自然。我为什么要说这些?其实徐婧老师一开始给我说省新协要成立这个研究中心的时候,我是以观望者、以临近退休者的姿态想提点建议、表明个态度就可以了,没把这个事和具体的人对接起来。一旦对接,除了我非常敬重的薛老师外,还有经常打交道、亲切自然的周凯秘书长、梁冰淼副秘书长等等,人合心马合套,士为知己者用,那就干吧。

            祝新闻创新研究中心旗开得胜,活力永在!谢谢大家!

2024.03.25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设计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邮编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