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国际乒联第46周排名公布,樊振东以7700分稳居男单第一。
当晚,樊振东借@樊振东吧-天际樊星 发文,呼吁“不要把饭圈陋习带进竞技体育”。
关于粉丝与饭圈的讨论,伴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不断充斥在人们的视野之内。
回忆起自己作为粉丝的日子:
为了看一场比赛直播蹲守在电脑前几个小时
凌晨不睡觉只为了抢到自己偶像做封面的杂志
日复一日的超话签到、打卡、反黑
……
在社交媒体的世界里,粉丝与偶像的情感连接更加引人注目。
社交媒体:粉丝狂热情感的安放处
社交媒体、粉丝与偶像明星之间共同建构出了一个充满巨大能量的社会文化场域。借由微信、 QQ 等强连接即时通讯平台和微博、豆瓣等弱连接的资讯分享平台,与明星之间形成了“伪社会互动关系”。粉丝不再对明星偶像进行远距离膜拜,而逐渐产生一种近距离的“狂欢”。
社交媒体为粉丝提供了进行沉浸式体验的条件与场所,强化了粉丝与偶像之间的连接。微博集声音、图片、视频影像、文本于一体,明星在微博中频繁更新生活动态,关心问候粉丝,与粉丝通过评论区进行互动;粉丝通过关注明星微博可以直观地观察与了解偶像的日常生活。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较好地满足粉丝的需要,并且消除了明星与粉丝之间身份的隔阂。
身份认同:“我们拥有同一个名字”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媒介平台,为粉丝群体建立属于自己的虚拟社群提供了条件。社交媒体中的粉丝社群其本质是以“人”为联结的趣缘群体,社群成立的前提条件便是对同一偶像的喜爱与崇拜。社群中的成员可能来自五湖四海,拥有不同的社会身份,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他们出于对偶像的支持并借由社交媒体聚集到一起。为了与其他群体相区隔,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名字,共享同一身份,由此便将“我们”与“他们”清晰地区别开来。
加入粉丝群体意味着粉丝身份得到了群体的认同。为了维护社群内的秩序,约束粉丝的行为,更好地对粉丝社群进行管理,粉丝网络社群拥有一套自身独特的准入及管理规则。粉丝社群的创始人及管理者建立了严格的准入核查机制,据此判断要求加入这一粉丝社群的申请者是否有资格加入粉丝社群。通过考核并加入粉丝社群后,为了更进一步地维护社群内部环境与秩序,管理者们将制定更加具体详细的社群管理规则,并通过发布公告的方式在社群内部反复强调。
物料:建构粉丝对偶像的幻想
粉丝将不同媒体平台上的视频作品进行整理、分析,找出其中对其有用的部分,进行跨平台创作。视频文本作为粉丝圈的符号游戏场,为粉丝进行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粉丝从众多文本中挑选出自己喜爱的视频,表达自身现有的社会承诺、文化礼仪或者情感诉求,并将属于本群体的文本加以分析整合,加入自身的解读,对文本进行重塑或改写,最终便形成了独特的饭制视频。
粉丝们正在通过各种媒体内容不断加深自己与所喜爱事物的情感,他们将粉丝制作的视频、图片、文字以及节目本身称为“物料”,认为丰富的“物料”帮助构建了他们内心对真人明星全方位的幻想,比如性格、品德和人际关系。这些“物料”似乎充当了粉丝和真实对象之间的桥梁,物料越丰富,想象越真实,粉丝们也越沉浸,情感越深厚。
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交往方式的变革,类型丰富的社交媒体开始引领粉丝文化的浪潮。偶像文本依托新媒体传播扩散,粉丝能够轻而易举地在互联网的海量资源中找到偶像的资讯,极大地拉近了粉丝与偶像之间的距离。合理利用社交媒体追求无可厚非,但在表达喜爱的同时仍需保持理智。
塞林格写到“爱是想要触碰又收回手”,
偶像的存在是让我们变得强大且美好
就让粉丝与偶像在平行时空下过好各自的生活
作者:卢迪
编辑:刘娇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