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研究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成果 >> 一家之言 >> 正文
一家之言
随感杂谈|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愿所有科研er都加速步入学术圈儿
来源: 日期: 2023-02-08 浏览次数:

积极参加各类理论研讨会、学术工作坊、夏令营,是做好科研工作、走好学术道路的必然要求。尤其对正处于“摸索成长”阶段的研究生来说,借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加快融入学术圈,学习他人成果,倾听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不仅有助于打开个人研究视野,助力自我提升,还能借此机会传播自己的学术成果,在增进内外交流的过程中扩大所在团队、院校的影响力,为构建学术共同体贡献力量。


在明德门团队例会和课题组会议上,经常会听到这么一句话:新闻传播是一门以“传播”为己任的学科,本专业师生不仅要教会别人传播,更重要的是学会自我传播,把自己的学术成果、科研特色、实力水平推广出去。前段时间,一位明德门科研er有幸参加了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举办的2022“未来传播的新范式·新方法”暑期工作坊,通过与其他学员和专家教授深入交流,他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那么,他在工作坊中都经历了什么?学到了哪些东西?有什么感悟和经验?


他经历了什么?


5月24日0时,明德门科研er的导师在师门群里转发了一则该学术工作坊的招生通知(也再次启示我们,一定要关注并重视导师发的各类学术信息~)。



点开链接后,发现这次工作坊与其他学术会议不同,不仅采取了“教授主讲+学员汇报”相结合的传统交流模式,还新增了一项“1+1合作研究”的新内容,由相关专业教师深度指导工作坊学员合作完成研究,而拟邀请的教师不仅有喻国明、丁汉青、Paul Bolls等国内外知名“大咖”,还有毕彦超、姚正宇(Mike Yao)等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青年学者,这种极具针对性的学习方式吸引了他,于是就默默存下了链接。



第二天,根据工作坊的投稿主题,把之前写的一篇关于认知神经传播的稿件修改后提交,顺利完成了报名。6月23日,欣喜地收到了正式学员录取通知,进群后才发现被录取的“大牛”太多,既感到幸运也特别激动,很忐忑又充满期待。


之后一个月,又按工作坊要求陆陆续续提交了各类材料,精心打磨论文,做汇报讲稿和ppt。再看到工作坊开幕通知的时候,内心更多的是想与授课老师和其他学员进行深度交流的冲动。


他学到了哪些课程?


工作坊的第一天,喻国明老师从行为科学的视角切入,进行了题为《行为传播学视域下面向未来传播的学科构想》的学术分享,他认为:“行为”作为透视人类与环境全局要素的根本性视点,或成为传播学学科危机的破局之道,这与他后面所作的针对性学术报告《元宇宙视域下传播学的学科重构:兼谈元宇宙的本质是社会的深度媒介化》形成了互补。


同时,隋岩、陈昌凤、张涛甫、李本乾等八位老师也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内容涉及新媒介与社会关系的相互建构、元宇宙技术在传播中的应用(深度媒介化实践)、媒体深度融合与未来传等等,回应了当前热点的元宇宙与传播学面向问题,对认知神经传播研究起到了极强的指导意义。



在之后的四天时间里,这位明德门科研er相继参加了七场专家讲座和八场学员论坛。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的毕彦超老师分享了“What’s in a word, for the human brain”这个话题,他以“玛丽的黑白房间”这一经典实验切入,回应了每个词在大脑中是如何加工存储的?是否存在一些基本规律?同时以其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成果“颜色认知”系列实验为例,和学员一起探讨了符号系统与感知系统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美国佐治亚大学的刘佳莹老师作了题为《Leveraging Neuroimaging Methods in Health Communication Research》的学术分享,她介绍了fMRI(功能性核磁共振)方法在传播研究尤其是健康传播研究中的应用范式,强调该类研究需要重视研究设计,辨析清楚刺激与活跃脑区间的关系,同时介绍了她与团队运用神经影像学和定量语言分析解释劝服传播中“反驳”环节的大脑机制。


北师大心理学部刘伟教授指导学员分组讨论了“神经设计学”领域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基于自己的学科背景和研究经历,解读了与神经设计学有关的研究议题和技术手段。



华盛顿州立大学Paul Bolls教授以《The media psychophysiology paradigm for media process and effects》(媒介过程和效果的媒介心理生理学范式)为题,带领学员回顾了媒介心理生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提出了传统媒介效果研究范式的局限性和媒介心理生理学兴起的优势,从测量科学的视角阐释了媒介心理生理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关系,并以其研究“The Embodiment of Meaningful Media Content Evoked Elevation”为例,介绍了媒介心理生理学实验研究的完整实施过程,对于国内认知神经传播领域的纯质性思辨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北师大喻国明老师在讲座中首先从未来传播的基点出发,阐述了影响中国传媒业发展的四个基本维度,随后提出了“媒介化”历史演进的核心逻辑,通过媒介介质的变革引出了媒介形态革命的现实问题,最后又提出了“元宇宙”的发展展望及“元宇宙”的时代标签与传播学未来发展的重点。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姚正宇老师以Is technology gendered?Do we“gender stereotype”technologies?这一课题为例,以4个具体案例讲解了如何在传播学中基于理论来研究技术,并论述了技术发展对人类可能产生的影响。


来自业界的百度飞桨教育生态高校运营负责人赵斌老师,则从人工智能产业高速增长、人工智能产业应用的代表性案例、深度学习赋能产业智能化升级三个维度,为学员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趋势与产业的发展情况。


在倾听专家讲座的同时,这位明德门科研er还通过学员论坛、微信交流的方式,就社会思潮传播过程中的认知操控与应对问题,与工作坊的老师、正式学员和旁听学员进行深度互动,不断完善论文内容,并在其中的一场学员论坛上作公开宣讲,得到了北师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朱毅诚老师和刘斌老师的点评和指导。



有什么感悟和经验?


1.提升参会积极性,高度关注各类会议征稿信息


做学术不等于一直坐冷板凳。正如前文所说,在信息关注贫困愈加严重的智媒传播时代,“好酒不怕巷子深”已不再能完全满足学术需求新闻传播专业的核心命题是“传播”,那就首先要学会把自己传播出去,把自己的科研成果、特色和优势展示给别人,才能争取到更多有助于自我进步的有益意见和建议,不断扩大所在团队和单位的学术影响力。因此,提升参会入会的积极性,敢于融入学术圈,以文参会、以文会友,在相互交流中启发思维,共同进步,是当前做好科研工作、走好学术道路的重要途径。当前,很多微信公众号、微博、论坛等每天都会推送各种关于学术会议、理论研讨会、学术工作坊的征稿通知,可适当地有意关注,挑选与自己研究方向一致的积极参与。尤其要高度重视导师、师门发在群里的参会类信息,因为这是经过他们精心筛选、确定与团队研究重点相符,从而获得新知识和新启发的可能性最高的信息。


2.注重平时积累,围绕一两个研究方向持续深钻,多写多练


当看到一则学术研讨会的征稿启示后,很多人之所以放弃,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收稿时间紧迫,想围绕会议主题创作新论文但时间来不及,而手头又没有满足会议征稿要求的学术成品,无奈之下只有作罢。这就给了启示我们:首先,要多和指导老师商议探讨,在其指导下确定今后一段时间重点关注和发力的研究方向,因为经专家教授深度思考而定下的方向,必然会与学界业界举办的研讨会主题有高度重合之处,这就于无形中满足了参会的主题要求。其次,围绕既定方向持续深耕细作,多写多练多打磨,积累几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在手边,以备不时之需。尽量避免漫无目的的“朝三暮四”,多个研究方向都有涉猎但思考深度不足。缺乏沉淀,自然就无法输出高水平学术成果,难以在学界业界产生影响力,凭借浅层次的学术成果去参会,达到别人认可、传播自我的目的也是很难的。


3.放低姿态,谦虚恭谨,真诚有礼貌地向他人请教


走出去参加各类学术研讨,必然是抱着“研讨”的目的,是以学习、交流、进步为目标。无论自己在团队和单位成果再多,影响力再大,但仍要抱着“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心态,放低身段,谦虚认真有礼貌,向更优秀的专家同行、同学老师请教学习。毕竟,高傲的姿态很少能赢得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和交心的学术帮助,即便是个“大咖”,更何况我们还是个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学术新人。在向他人请教学习的过程中,懂礼貌极为重要的。比如,在交流时是否要提前梳理一下说什么、怎么说?如何开场才能让别人清晰地知道你要提什么问题?以什么逻辑展开才能让别人感受到我们对这个话题做了深度思考?如何组织语言才能让别人一听即懂自己的观点?


4.克服胆怯,大胆发言,敢于展示自我


前文所说的放低身段和姿态,并不意味着不要发声、一味地迎合别人,而是要在注重态度和礼仪的基础上大胆宣传自我,传播个人和团队观点,赢取更多有益的指导意见和建议。尤其在专家授课、小组探讨时,要抓住与学科领域“大家”深度互动的机会,主动发言,既阐明自己认可的地方,也要对有疑问的内容加以质询。当然,发言并不是为了发言而发言,前提是要对讲授的内容有独到思考,多做以启发自我为目的的发言。在个人报告与展示阶段要大胆,提前做足准备,成文、讲稿、PPT一样不能少。多做演练和试验,根据时间控制语速,根据语速调整讲稿,毕竟没有天生的娓娓道来,任何应答如流的辩口利辞,一定是经过准备的。在学术议结束时,对于相谈甚欢的互动者,是否主动留下联系方式?谦逊地邀请他们来本团队和单位指导科研?这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梳理本次参加学术工作坊的经历,介绍所学的课程,谈自己亲身的体会和感悟,目的在于引导和帮助大家多去接触外面的专家学者,跳出思维定式,学习和借鉴优质的科研成果,从而更好地打开个人视野,更好地进行学术创新。


桴鼓相应,更唱迭和。愿你我都能在参加学术会议的过程中发出新声音、传播新观点、交流新思想,做好学术共同体的一份子。


备注:部分配图和内容来自公众号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京师认知神经传播学实验室。



作者:寇杰

编辑:刘娇杨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设计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邮编710049